您好,欢迎来到温州学而优家教网![请登录] [免费注册]
 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新闻资讯 > 教育资讯 > 正文

谁让考试成了师生绕不过的坎儿

发表日期:2014-10-23 作者:温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:15888295061

时下,孩子们自从上了小学之后,考试已经是家常便饭了。随着电子自动化,油印的技术也变得更加娴熟,一场考试,出卷子完全可以到网络间去借鉴,反正有的是,油印一套试卷,那也是几分钟的事儿,这一切都推动了考试向更高频率发展。

实际上,考试并不能解决孩子的发展问题,如果要说有什么好处,那就是给了孩子更大程度地紧张和应试能力的提升,也就说,久经考验,我们的孩子是能够适应考试精英化选拔的。问题是,千军万马都在挤独木桥,许多孩子把美好的时光都聚焦在学习考试上,过早地失去了童年,这一点并不比鲁迅笔下的迅哥儿强多少,至少迅哥儿还有许多童年的伙伴,尽管是枯燥无味的社戏,但那一夜的好豆确实一生难忘的。

如今的孩子,许多已经丧失了欣赏生活的能力,整日里在故纸堆里审题、做题,生怕哪一条题目没有完成,万一考了怎么办。家长成日里抱怨的也是孩子怎么样的不懂事,无非考试不理想。

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容易迷恋网络游戏,一方面自己没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去欣赏美丽的生活,成日里是笼子里长大的,再说了,网络一旦与手机连在一起,当然成为孩子的最爱了。至少孩子可以躲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享受游戏带来的刺激;另一方面,孩子们非常孤独,他们往往是独生子女,在家里没有兄弟姐妹,自然觉得特别无聊,怎么办呢,除了看着无聊的电视外,更多地自然选择网络游戏。

事实上,孩子们一旦迷恋上了网络游戏,那么整个人的魂儿都丢了,不知道一天到晚该干什么,整个大脑都被游戏控制着,更何况网络游戏里还充斥着暴力、色情等元素,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无疑是有害的。我们的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一定的动力,往往要求孩子在学习好的基础上可以给一部分时间玩网络游戏。

试想想,学习到底为了什么,这里似乎在为网络游戏拼命,这样的落脚点能够好到哪里去吗?再说了,大人也是网络传播下的一个个可怜虫,有事没事都会利用 QQ或者微信、微博来刷刷自己的一切,成了典型地触摸族,如此,孩子也会跟着为网络游戏不断地奋斗。

毕业班了,即将到深秋,我们让家长陪伴孩子做作业,没想到,有极个别家长竟然摸着手机睡着了,孩子也不是吃干饭的,他马上有了空子可以钻,偷偷地把家长的手机拿过来,玩了个大半通宵。家长一定会特别生气,说什么孩子不懂事,殊不知,有因才有果,没有自己的迷恋又怎么可能会产生孩子的大半通宵游戏。老师没办法批评这样的事儿,毕竟家长与孩子都有错。

我们一直在禁止孩子打游戏,可是很少去考虑到底是什么让孩子迷恋游戏。只有慎重对待这样的问题,我们才能从源头上得到一些答案。

学校整日里就是学习,一切都是为了学习,上课也罢,下课也罢,孩子们总是在为学习奔波着,连上厕所都要小跑一会儿,生怕时间来不及,耽误了听课的内容。当然了,老师也是整日里如陀螺一样,一个老师前脚刚刚离开教室,后一位老师就已经跟了上来,一切都是那么的天衣无缝,就是没有注意到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,他们的生活就是在一次次地知识解答中度过,不知道多少年后,自己走上工作岗位,再回首青少年时期,也不知道又有几分乐趣可言。

人生并不是永远的朝气蓬勃,尤其是一些老年人,他们在走下工作岗位,常常想到最多的莫过于童年时期,如果他们回忆起的童年恰恰是令人窒息的时刻,那是多大的悲催呀!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一个人遇到一位好老师,那是人生的幸福,但是在大工业生产时期,人愈来愈紧张,节奏愈来愈快,老师又怎么可能静下心来学习工作和生活呢?教师在社会的压力驱使下,人格也在变异,他们成日里被灌输得最多的莫过于要让孩子考出好成绩,至于怎么样对待生活,这显然不能够解决眼下的问题。

老师三句话不到就是成绩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,学生最最害怕的就是这成绩如何见人,可以说,分数就像一个血淋淋魔轮,谁建了都会打一声哆嗦。俗话说,考考考,老师的法宝,分分分,学生的命根,在课程改革大张旗鼓的今天,整个结局似乎没有改变。衡水中学为什么出名,不就是在考试上有自己的突出成绩吗?整个河北,一个衡水中学完全可以与所有学校较劲,自然算得上特别牛的了。问题是,我们衡量一所学校的具体指标还是没有分数来得直接,这就导致学校没有任何特色,只能趋之如骛地为考试卯足了劲儿。连锁反应,一年一度地择校热,一方面是家长需要好的教学质量,另一方面也是学校的立足之本,许多明智的校长心底都明白,学校要发展,第一是生源,其次是师资,最后才是管理,也就是说,没有好的生源,一切想要彻底改变,那是特别困难的。

学校为了得到更好地生源,自然在教学质量上下足功夫,毕竟家长需要好的教学质量,这也是学校吸引家长的最有魅力的名片。李希贵先生就是这一方面的明白人,无论走到那所学校,不管三七二一,先把教学质量提上来再说,毕竟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就像一个人的生与死一样,存在于一线之间,没有什么可以商量的。李希贵的字典里有学生,更有老师,他明白学校要起死回生,没有老师的支持是万万不行的,只有把教学质量搞上去了,就等于自己在功力上提升了一个档次,好学生自然会想尽办法往你这儿来,等到学校有了好的生源,再搞什么素质教育一切都不晚。

为什么李希贵的书籍里有大胆地创举,不就是在享受好生源带来的幸福甘泉吗?孩子的创造力只要稍微点燃,眼前就是一个无限精彩的世界。李希贵也罢,魏书生也罢,蔡林森也罢,他们都明白这个道理。当然了,抢生源这样的事儿是不能放到台面上的,唯有让孩子阳光生活才是教育发展的方向。说实话,我为这些大胆教育管理者麾下的学校庆幸,毕竟学校没有完全像衡水中学那样,还在一味地追求什么高分数?很显然,一所学校老是把教学质量挂在嘴边上,到哪儿也没办法洋洋得意。

蔡林森先生七八年前就已经意识到城镇化趋势没办法阻挡,他主动让洋思中学走进城里,不会天真地放在乡村,如此,洋思中学又怎么会不显眼呢?

在抓教学质量的道路上,我们有必要学习蔡林森的那种大无畏精神,有必要与孙维刚一样,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带来奇迹,只有如此,我们的学校才有可能大翻身仗。可惜的是,许多学校的领导如走马灯式的压根儿不需要费多大劲儿,反正工资少不了,绩效也不会少,再说了,到哪儿还是做校长,只要进来了,无论优劣,都是幸福快乐一辈子。如此的心态,你又怎么能够指望他们背水一战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的,如张伟校长那样的人,毕竟是凤毛麟角呀!

学校发展的命门在哪儿,至少在当下,我们除了从教学质量上走出来,其他的一切可以提高孩子素质的途径,社会并不认可,这也许就是教育之所以矛盾重重的原因所在。

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孩子还能够欣赏日出日落,老师还能够轻言细语地与孩子悠闲的说话,似乎是一层纸的事儿,就是在千山万水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