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温州学而优家教网![请登录] [免费注册]
 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新闻资讯 > 教育资讯 > 正文

课堂需要所有孩子参与

发表日期:2014-11-1 作者:温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:15888295061

一天下来,我和同事从幼儿园到初中,一连听了三堂课,尽管是研究课,没有什么华丽地、波澜起伏的过程,实际上还是非常实在的,至少能够让人一目了然。不知为什么,一个人静静地闭目养神,总有一些镜头让人难以忘记,其中的一些想法不吐不为快。

镜头一:老师在黑板上用电子屏显示班级一些同学套的圈圈,在数量上面都注明了哪个孩子的姓名,当然了,老师可能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,有意这样注明的。我有意识的观察这些孩子的反应,没想到,套的特别少孩子明显没有了积极性(也许是机缘巧合,老师注明的几个孩子,套的最多的和最少的都是我认识的孩子)套的最多的孩子上课积极性特别高。老师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,喊孩子回答问题,只要绝大多数孩子参与,自然希望课堂顺畅进行,很少能够关注到这样的事情。

镜头二:一个农村幼儿园,老师带着八个孩子在上课,很显然,这样的课堂,老师是非常能够把握每个孩子的动态的。也不知是不是机缘巧合,这次绘本教材上恰恰只有六个角色,那些上课特别活跃的孩子自然得到理想的角色,剩下两个孩子孤零零地晾在一边,说又不是,不说又不是,似乎成了多余人。如果这两个孩子回家,家长问在学堂学了什么,这两个孩子也不知会说什么,反正这样一个农村幼儿园,能够来这么多人听课,这样的场面还是特别少的。

镜头三:初三了,一个班正在上化学课,大伙围绕老师提供的活动单在热烈的讨论、验算着。老师在其间游走,时不时地走进小组,问一问,有没有讨论出什么结果,一个概念有没有搞懂。直至最后一个孩子欣欣然,老师才会进行下一个环节,可以说,没有什么特别的环节,但是一堂课下来,每个孩子都有同样的收获,这是非常不容易的。

一个孩子在课堂上到底学得怎么样,这是许多老师需要考虑的问题。我曾经提出课堂就是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地方,如果老师仅仅为了自己的教,忽略了学生的学,这样的课往往很难与高效联系在一起。

有人在评点的时候说得好,孩子被孤零零地晾在一边,老师却没有关注到,这样的课堂是很难产生效果的。是呀,一个班级之所以进步,并不一定决定于一个班级的优秀者,往往就是几个孩子有没有产生质的飞跃,这一点上与木桶理论是相吻合的。也许有人会说,明明果树上只有六个果子,也只设计了六个小动物,我怎么可能改变教材呢?实际上,教材也罢,教具也罢,你的课堂设计也罢,都是为孩子服务的,再说了,班级仅仅有八位孩子,我们没有理由让两个孩子冷落一旁。当然了,这么多人听课,对于村园的老师来说也是很少看到的,紧张的因素也可能存在,也许平日里不是如此。实际上,在上公开课的时候,我们往往能够看到一些最为本质的东西,人在紧张的时候,总会不由自主地把平日里的一些习惯带过来,无论你怎么掩饰,你总会表现出来。老师如果仅仅为自己的课程进度而设计,不注意孩子的可接受性,不关注孩子的情绪,那么你的课堂哪怕再精彩,也是没有做到真正的面向全体。

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,改编教材,让教材更好地为孩子服务。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,所谓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而已。我们如果不能够结合孩子的实际来组织自己的课堂,完全可能陷入到被动的灌输教材思想,不注意孩子的想法,这样下去,教与学相长又怎么可能实现?

镜头一中老师在有意识的吸收生活的东西,以此来激发孩子的兴趣,让孩子知道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,这样,孩子也可能更容易接受知识,这一点上,我觉得是非常值得肯定的。我们在课堂上往往有这样的体会,你在讲解一个非常要命的概念,可能孩子会觉得云里来雾里去,只要稍微加一些生活的作料,马上会云开雾散,一切都恍然大悟。难怪镜头一中的老师教学效果总是特别好,至少在他的眼里,孩子、生活、教材已经灵活的融为一体。只不过是公开课,再加上班里的孩子特别的多,在设计环节时,只关注生活与教材的结合,没有照顾当事孩子的情绪,这样的瑕疵完全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弥补。其实,孙维刚老师是个典型的为孩子服务的人民教育家,他时时刻刻都在为孩子着想,正因为如此,老师的一切努力才得到孩子的理解,许多事情都是在师生默契合作中完成的。生活是变化多彩的,老师能够主动融入生活,这一点上是值得肯定的,如果能够照顾孩子的情绪,可能在原有的课堂上锦上添花。这一堂课,我最希望听到的声音恰恰是老师说一声,前一天全班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套圈活动,在老师心中你们都很棒,只要大家努力,结果只是暂时的,成功永远属于你们。这类意思的话作为课堂的基础,可能会让全班孩子的注意力更集中,也会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地位。我们都知道,在小学生的心中,老师是神圣的,哪怕是一句话,他都可能激动一阵子。

镜头二中,老师如果在课堂预设中为每个孩子都考虑,完全可以让小老鼠摘果子的故事更加精彩。如果八个孩子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,那么他们的童年无疑是最幸福的。我们没有理由因为教材而无意识地忽略一些孩子的存在,试想想,亏得班级只有八个孩子,如果是几十个,那就值得怀疑了。在这堂课上,老师的一个细节就能说明问题,孩子明明不喜欢某个角色,在老师的眼神压迫下只能接受,当然演出来的角色非常生硬了。其实,小孩子特别好动,老师们就是不明白,一个可爱的小猴子,为啥孩子们不喜欢,这一点上,我觉得老师就非常有必要在渲染铺垫中做文章了。

说了镜头一、二,当然也要说说镜头三了。我觉得镜头三中的老师特别有勇气,试想想,此时离中考仅仅只剩下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了,老师并没有因为这而慌里慌张,一堂课下来,总是以学生有没有真正搞懂作为教学进度的准绳来看待,尽管一个单子上的一些活动没有完成,但是孩子至少对课堂上所复习的概念、性质以及运用有了新的认识,这就是复习的价值。我们的许多老师,往往会想当然地认为,孩子们都懂了,教学进度可以快一点,教学容量可以大一点,殊不知复习其实就是在厘清一个个概念,让孩子掌握实质性的东西,以便更加熟练的思考一些问题,从而达到解题更高一筹。老师并没有因为是复习课,就可以加快速度,反而结合孩子实际,给足时间让孩子去理解,去运用,以典型的题目来区分一些含糊的概念,这一点上,课前没有花大力气是不可能的。孙维刚老师之所以堂堂课都是精品课,这与先生认真备课是有关系的。孙维刚不讲究备课形式,但是关注知识的整体性,与民国的一些大师一样,一学期结束,自己的讲课资料就是一本完整的书,同时,为了让孩子跳出题海,自己却主动进入题海,选择一些特别的题目,让孩子一目了然。事实上,镜头三中的老师教学效果一直非常好,每个从其手中走出的孩子,都会为老师的精彩讲解而骄傲,这一点上,许多老师需要认真解剖自己,否则,很难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步。

一天三堂课,每堂课都会给自己不同的认识,难怪苏霍姆林斯基坚持每天听两堂课,实际上,想成为出色的教育家,游离于课堂之外,只知道夸夸其谈,又怎么可能关注孩子的得失呢?仰望参天,尽管大街上灯红酒绿,但是别样的教育过程决定了自己不能停留,只有不断前进,人生才可能更加精彩绚烂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