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温州学而优家教网![请登录] [免费注册]
 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新闻资讯 > 教育资讯 > 正文

我看“生活即教育”之必要性

发表日期:2014-11-22 作者:温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:15888295061

生活教育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。其内涵为:从定义上说: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,用生活来教育,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。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:是生活决定教育。从效力上说: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。具体包括三方面主张: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

针对“生活即教育”,陶行知先生曾经多次作报告加以阐述,

第一次讲解大意就是:是生活就是教育;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,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;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,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;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;所谓之教育未必是生活,就未必是教育。

第二次讲的时候又把五个目标加进去的,就是:康健的生活,就是康健的教育;非康健的生活,就是非康健的教育;劳动的生活,就是劳动的教育;非劳动的生活,就是非劳动的教育;科学的生活,就是科学的教育;非科学的生活,就是非科学的教育;艺术的生活,就是艺术的教育;非艺术的生活,就是非艺术的教育。

第三次作报告又指出三个时期:第一个时期,生活是生活,教育是教育,两者是分离而没有关系的。第二个时期,是教育即生活,两者沟通了,而学校社会化的讨论也产生了。第三个时期,是生活即教育,就是社会即学校了。这一期也可以说是开倒车,而且一直开到最古时代去,因为太古的时代,社会就是学校。这一期,也就是教育进步到最高度的时期。

陶行知先生的这三次报告分别从定义、目标以及历史进程三方面进行阐述,值得每个教育人去认真学习反思。有人把陶行知的“生活即教育”理念仅仅局限于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,这未免有些过于肤浅。

我认为从先生的原始定义可以看出,一切生活本身就是教育,只要人类有活动,教育就自然而然地存在了。人在生活中需要生存,需要更高的物质享受,需要更高的精神分享,这一切如果不加以重视疏导,社会自然会走进拜金主义和完美主义的极端上去。一切向钱看,这其实就是人在纵容自己对物质的无限追求,所谓完美主义,就是一切追求至美,乃至于愤世嫉俗,与世界格格不入。我们经常看到世界上许多人都在谈论金钱,都对世界存在或多或少地批判,这其实就是对人本身的教育引导没有好好地处理的结果。

学校生活的单一理想化,往往与社会的复杂现实性相脱节,许多学校里肯定的东西一旦融入社会就会变得步履维艰,原因很简单,这种理想化的教育没有与时俱进,而是教条式地在那儿搞填鸭式的灌输,久而久之,学校的影响就会愈来愈弱,人们常常为学校里所学的东西没有用而懊恼不已。

我觉得学校即社会,这是生活即教育的前提,只有承认了这个现实,才能把学校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,孩子们才能够学到一点社会的味道,老师也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内容,实现教学做合一才不是一句空话。

我们需要不断地问自己,眼前的孩子所处的环境到底怎样,面对这样的环境,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思想、技能才能更好地生活。这样的环境未来的发展如何,到底有几种可能性,面对不同的选择,孩子们需要在思想、技能方面有什么储备。这些思想、技能的教育到底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教学,这已经是技术层面上的事儿了。可惜的是,我们常常第一个问题还没有考虑好,仅仅在技术层面上搞一些课改试验,这是不能解决教育这个大问题的。生活即教育,说白了,也就是人在社会中,到底该怎样的生活,怎样的生活才能够更加的幸福。

陶行知认为人在生活中离不开健康、劳动、科学、艺术等方面,只有真正关注了这些方面,人才会保持一颗健康向上的心态,愿意在社会所赋予的各种岗位中快乐劳动,崇尚科学,热爱艺术,把生活经营好,把幸福保持好,整个社会才能真正的和谐起来。

孔夫子就非常重视人本身的发展,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,善于从社会的角度去关注一种现象,做到教育与生活紧紧相连。子贡非常富有,在他国花钱赎买鲁国的奴隶,到了鲁国却不要政府给的补贴,孔子对学生这样的行为给与批评,原因很简单,如果这样的行为一旦产生了,其他人就不愿意在他国解救鲁国的奴隶了,毕竟不是任何人都像子贡那样的富有,事实上,结果正如夫子所料,子贡之后,很少有人再去干这样的事儿了。

作为教育工作者,无论是教育专家,还是主管部门,乃至于一个普通的教师,我们都要扪心自问,自己所产生的教育内容有没有与时俱进,能不能与当前的社会融为一体,对社会发展的未来能不能储备力量……这些问题反复的盘算,你就不会过于自以为是,工作的繁忙也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。

如果你哪一天发现自己闲下来了,我可以提醒你,你已经在讲废话,没有很好地践行“生活即教育”这一个科学的理念了,不出几年,你就会成为教师讨厌,学生厌烦的古董了。

一个有生命力的教育大国,需要有一批对社会具有清醒的认识,对学生本身能够认真地研究,对教育的内容有必要进行不断地改变,善于把生活本身真实地反映给每个教育者,那种钻在故纸堆里,玩世不恭地批判社会,说一些不合时宜的道理,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解决方案,无论你教学方法有多高超,课本编得有多华丽,教育思想有多玄乎,注定了没有未来,这样的教育又何谈培养真正意义上的面向世界、面向现代化、面向未来的时代新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