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温州学而优家教网![请登录] [免费注册]
 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新闻资讯 > 教育资讯 > 正文

生活学习中我们到底该怎么有味

发表日期:2014-11-23 作者:温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:15888295061

一个好的专题报告,人在静下心来,还会有更多的东西去思索。有人喜欢把一场好的报告会用散文的方式记录下来。也许是自己没有文学味道的缘故,总喜欢对一场报告会中某些论点进行反复思考。

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邓铸教授作的题为《以培养能力为导向的教学——兼论教师专业成长》的报告,我到现在还在思考其中蕴含的某些问题。先生认为什么叫做思维,那就是人头脑中由无序到有序反复整理加工的过程。提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,不能过于有序化教学,应该遵循由无序到有序这样的思维规律。

先生非常谦虚,学生对其的评价也非常高,先生也特别喜欢反思,一有反思也就形成了学问。先生尽管是大学的教授,可先生的讲座却颠覆了一些教授的形象,原来高深的理论也可以通俗易懂地进行讲解。

学生评价其课堂容易懂,先生却反思自己的课堂给孩子的东西没有一定的启发性,这样的认识可见先生对自己的要求之高。先生提出课堂应该多给孩子们以无序的东西,从而让孩子们通过思考得到更多的东西。

先生从来不会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,这在基础教育过程中是不可思议的,至少我们的课堂一直以来就提倡学生有问老师必答。可怜的是,我们的孩子似乎不愿意提问题,总是坐在那儿等待着老师的答案,如果有问题,也是在做习题时遇到一些困难而已。

我认为出现这样的现象,很大程度上是长期的思维习惯固化了孩子们的行为,他们从小开始不是在提出一个个问题,而是在不断解决一些前人已经解决的问题,这自然不利于创新思维的进一步发展。

大学生,本来是这个社会的精英,他们的整体水平决定了社会的未来走向,这也需要一个个懂得教学研究的教授进行启发、点拨。自古就有师傅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的说话,毕竟一所院校如果还把孩子的培养建立在学业考试上,那求得思维的突破,简直比登天还难。

其实,我们没有必要死抓着概念不放弃,只有不断地考量概念的准确性,才会在此领域获得更大的成就。这个世界上,有许多人就局限于概念本身,很少思考概念本身存在的合理性。

先生的这个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思维无序与有序转化的说法,提出了整理加工这样的过程,有利于人们去认识事物的本质。可以说,人的大脑,常常是出于无序状态,正如薛宝钗形容贾宝玉是富贵闲人一样,这样的无序状态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。有些人一回家,忙完家务之后,其他事儿都不干,就是盯着电视不转眼,有些人喜欢在那儿无目的的干这干那,至于干出了点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,有些人喜欢与别人无限制地闲聊,一晃半日就过去了……所谓的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人呐,成为怎样的人取决于选择做怎样的人,只有有作为,才能有地位。

不知为什么,每每一大早坐到电脑前,把一天下来的东西回顾一遍,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,再针对某个突出问题进行深究,紧接着,把这样的思考过程记录下来,有时候,自己的打字速度都跟不上思维速度了。

其实呀,这个过程就是在不断地整理和加工,许许多多的知识自然从头脑中井喷式的出现,自然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,这对于一个人的深度思考无疑是有利的。我们许多人就非常讨厌文章写着写着就跑题了,殊不知这样的现象恰恰能够证明自己的思维活跃,千万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思维力不集中。如果能够利用好这样的思维特点,说不定你会有意外的收获。每天写一篇一千五百字的文章,也不是每一篇文章都是预先设计好的,更多的是一开始初定一个题目,我发现这样的题目有时只是个话题而已,经过反复考量之后,得出了一定的结论,此时大脑里比较成熟的题目也就诞生了。

比如这篇文章,本来想与邓教授在思维概念方面进行辩驳,可写着写着却发现这个概念我很难突破,反而加强了对这个概念的认知度。也许到了这个地步,人会倍感绝望,我却非常高兴,至少在思考这个概念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些佐证的材料,这本身就是一种财富。

思维的过程本身是快乐的,可在无序中生活的人又有几个能够相信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