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温州学而优家教网![请登录] [免费注册]
 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新闻资讯 > 教育资讯 > 正文

别忘呵护班级那些可怜孤雁

发表日期:2017-5-16 作者:温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:15888295061

一个班集体,由于孩子们的学习存在差异,我们教育者很难在感情上保持一致,总难免会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。事实上,教师也是人,不可能在教育问题上保持绝对的公平,再加上当下考核机制的导向,分数似乎成了衡量孩子的唯一。

有教师说得好:“如果孩子不看分数,在我们的眼里一个个都变得特别可爱。”可惜的是,正如一些专家所说,在考评体制不怎么完善的今天,我们到目前为止只有分数的衡量才是相对公平的。正因为孩子之间存在学习的差异,当然知识的可接受性不可能一样。无论什么样的群体,都不可能保持同样的步调,久而久之,都会出现少数可怜的孤雁。

孤雁难飞,在激烈竞争的时代,教育似乎变得活动变人形,一个个因为各种问题不能长期发展的孩子,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掉下来,成为班级可怜的孤雁。我想,伟大的教育者,不是依靠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成绩,而是以拯救一个个可怜的孤雁,让其尽可能赶上大队伍。记得在安徒生童话里有《丑小鸭》的故事,写的是一只可怜的丑小鸭,从出身时起,都得不到同伴的好感,整日里显得笨拙不堪,如果不是大自然的宽容与和谐,又怎么可能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呢?

人类社会,不是有许多丑小鸭,在亲人或者热心人的帮助下,一个个重新赶上了大队伍,挖掘自身潜能,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。无论是爱迪生,还是爱因斯坦,都是典型的例子,值得我们认真反思。可以说,丑小鸭一旦变成了白天鹅,又有谁说天地造物弄人呢?问题是,我们老是在丑小鸭上做出了错误判断,似乎,丑小鸭就是丑小鸭,没办法变成白天鹅。难怪韩愈先生在《马说》中感叹道:“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,千里马常有,伯乐不常有”。

作为教育工作者,我发现,在丑小鸭问题上,只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伯乐,才能让一只只孤雁找到大部队,真正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。

人的才能不可能以单一的形式来判断一切,尤其是分数决定排名的今天,我们往往会无情地让更多孩子成为落伍者。事实上,从孩子的学习过程来看,许多时候,并不是学习者本身到底在天资上有多糟糕,而是由于学习环境、方法、习惯等的缺陷,最终没办法走出阴霾,发挥应有的水平。

美国好莱坞电影《风雨哈佛路》,就讲述了一个特殊家庭的孩子,在亲人无情撒手人寰的时候,没有被糟糕的环境所击倒,而是选择了正确人生之路,最终走出了一番新的天地。我们的智商都不是那么的特别,有时可能会表现出无比糟糕,但只要生存的环境安宁而宽容,说不定,在潜能被激发之时,人当然能够干出最伟大的事业来。

许多可怜的孤雁,他们本来应该有一个幸福而快乐的童年,可惜的是,家庭的变故,心智的不稳定,带来的恰恰是学业水平的更加糟糕的滑落。人生在世,最可怕的就是灵魂的迷失,许多失落的孤雁,他们并非飞不高,关键就在于没有温暖的阳光在前面指引,一个个在迷惘中不知该如何前行,眼前总是一片漆黑。我们不妨将心比心,多问问自己,假如我是丑小鸭,假如我的孩子是丑小鸭,就不会无情地选择放弃或者抱怨了。

事实上,又有谁希望自己是丑小鸭呢?更不愿意长期成为可怜的孤雁?美丽的蓝天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就是完美无缺的理想与目标,我们可能面临着松一口气,最终在滑落中选择了平庸。许多孩子为什么成为可怜的孤雁,并不是自己愿意选择如此平庸,而是在一次次无情地抛弃与失败中变得沉沦,就像老舍笔下的“骆驼祥子”一样,本来心气特别高,然而,生活与人情世故的无情让一个个可怜的孤雁只能选择任命。

“我本来就是差生,又怎么可能改变呢?”许多孤雁躲在教室的偏僻角落,目光痴痴地望着讲台上活灵活现的教师,没办法发出自信的声音,只是在暗暗祈祷,什么时候才能告别这耻辱的岁月。做一名优等生很难,做一名差生会更难。为啥呢?优等生至少生活在聚光灯下,尽管亚历山大,但从心底依旧享受着成功的喜悦,不像可怜的差生,他们无论如何努力,都会成为别人的大白眼。

许多孩子愿意俯下身子,巴结周围的学霸们,而对于那些可怜的孤雁,则昂着头,完全没有另眼相看的意思。有人说的好,孩子的势利放在脸上,压根儿就没有一点掩饰。我也深有同感,每次召开家长会,只要成绩优异的孩子家长,都会昂起头,就像一只骄傲的公鸡一样。不是有滞后生家长感叹道,我们家的小子如果是优等生,那该多好呀!言下之意,自己的命不好,怎么会出了如此不上进的孩子呢?可以说,无论是大人,还是孩子,成绩就像一道分水岭,让优者昂起头,失败者耷拉着脑袋。

真正伟大的教育应该是人人平等,可惜的是,分数决定着每个人的命运,至少在校园里就是如此。假如孩子成为可怜的孤雁,那么,不要说孩子,就算家长走到哪里,都会觉得低人一等。同样的,学校之间更是如此,否则,生源大战从来就没有停息过,让许多家长花了许多冤枉钱,到底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,又有谁知道呢?

洋思中学把“没有教不好的学生,只有不会教的教师”作为自己终生追求的目标,但却受到了许多人的诟病,认为这种教育格言完全忽略了教育现实,注定成为教育界唾弃的内容。殊不知,在人人平等的教育面前,我们确实需要从自身做起,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,真正爱每一个,才能够真正地让每个孩子都得到进步。

教育说到底依旧是积德之事,如果教育者从心底嫌弃差生,不愿意拯救那些暂时赶不上大队伍的孤雁,可以说,就算取得了特别理想的成绩,我看,对于个体家庭而言,无疑是伤德之事。有人说,无缘无故剥夺一个孩子义务教育的权利,一方面违反了《九年制义务教育法》,另一方面让一个家庭从此失去了希望。教育的最伟大作用就在于更好地让知识改变命运得以落实,而不是在三六九等中让更多的人出于痛苦之中。

我认为,教师心存良知,不能够被所谓的名利迷惑了心智,忘记了一个教师到底如何才能做到“捧出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。天地之间有正气,我们尽管每天的工作毫不起眼,但至少肩负着如何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,让广大百姓满意。试问,一次次地放弃那些可怜的孤雁,让他们在教室的偏僻角落自生自灭,又怎么谈得上落实国家的教育政策呢?

科教兴国,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什么家,而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进步。我们不要被可怕的分数迷了心窍,忘记了做教师的本分,那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的公正、公平。可以说,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位优秀的教师是自己一辈子的幸福,我觉得关键就在于这位优秀的教师到底有没有从心底接纳每个孩子,而不是戴着有色眼镜瞧人。为什么魏书生先生特别伟大,就在于其教学生涯中从来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可怜的大雁,可以说,伟大的教育家,心中没有分别之心,才缔造了一个个教育界的神话。

想到这里,我不由得放缓了脚步,仰望苍穹,暗暗告诫自己:“千万别忘了呵护班级那些可怜的孤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