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温州学而优家教网![请登录] [免费注册]
 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新闻资讯 > 教育资讯 > 正文

大地的亲近者

发表日期:2018-3-28 作者:温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:15888295061

去过许多江南古镇,走在被时光打磨的青石板上,看着似乎相似的粉墙黛瓦,听着仿佛雷同的吆喝,怀想曾经富甲一方的商贾在这里贩鬻,曾经营造私家园林的官宦在这里宴宾,曾经投身革命的作家在这里挥斥方遒,那些风花雪月,那些峥嵘岁月,与眼前的繁华绮丽,一并淹没在滚滚的人流中。如今,来到这个古镇,那么朴实,那么纯真,或许与这里的名人有关吧。这个古镇曾经叫甫里,现在叫甪直,镇上的3位名人,一位是唐朝“塑圣”杨惠之,一位是唐朝诗人陆龟蒙,一位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。我把他们踏过的土地踏了又踏,终于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:他们都是大地的亲近者,大地也丰厚地回报着他们。

“大地所育,终归大地”。1988年12月的一天,离开甪直60多年的叶圣陶终于魂归故里,长眠于他曾执教过的江苏省吴县第五高等小学故址,这位在教育热土上辛勤耕耘的大师,“化作春泥更护花”。

1917年春天,23岁的叶圣陶应中学时代好友吴宾若、王伯祥的邀请,到甪直任教。任教期间,叶圣陶开辟了一片农田,取名生生农场,意思是先生、学生共同创造和建设,也有“生生不息”的含义。叶圣陶在那里教学生种小麦、种蚕豆,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之心,避免他们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”,然而竟引起一些家长不满,造成了“农场风波”。

如今,生生农场只是一小片空地。春天,金黄的油菜花显出夺目的色彩。也许,正因为叶圣陶亲近大地,了解作物的生长规律,才探究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规律,所以几十年后,他的许多教育理论仍被中小学语文教师奉为圭臬。

叶圣陶回忆当年的生活,曾有诗句“斗鸭池看残迹在”,写的便是唐朝诗人陆龟蒙为豢养鸭子而修建的斗鸭池。陆龟蒙屡试不中,对仕途已经心灰意冷,于是回到故乡甫里,购田数百亩,屋三十楹,牛十头,还雇了帮工数十人。由于甫里地势低洼,经常遭受洪涝之害,陆龟蒙身扛畚箕,手执铁锸,带领帮工抗洪救灾。平日稍有闲暇,他便带着书籍、茶壶、文具、钓具,往来于江湖之上,被称为“江湖散人”“天随子”。陆龟蒙毕竟是读书人,在田里劳作也不忘向老农请教,把犁、耙、碌碡等农具的制作及使用方法都记录下来,写成《耒耜经》一书。

如果说陆龟蒙是在泥塘里取得了锋芒与光彩,那么同时代的“塑圣”杨惠之则直接取材泥土,将大地的艺术发挥到极致。保圣寺里现存九尊罗汉塑像,都是杨惠之亲手所塑,个个栩栩如生。原先寺里有十八尊罗汉,后来受风雨侵袭毁坏了一半,多亏民国时蔡元培、马叙伦、顾颉刚等人多方努力,才保住了剩余的罗汉塑像。

现在,若走进保圣寺,可以看到千年前的罗汉泥塑,附近便是斗鸭池遗迹,还有生生农场。美国诗人惠特曼曾说“大地给予所有人是物质的精华”,不仅如此,我觉得大地还赐予人精神精华。就在甪直古镇方圆百余里的土地上,长出了艺术,长出了文学,长出了教育,它们都如银杏叶般灿烂、美好。我愿意去甪直古镇走一走,亲近一下那里的土地,聆听一下大师们早已留下的声响。